传唱文明礼仪歌谣 让孩子从小懂礼貌

文明礼仪歌谣为何受家长热捧?

“妈妈,我学会了一首新歌谣!”最近在赣州市的校园里,这样的对话越来越多。原来,当地开展的”文明健壮 有你有我”杰出童谣征集活动,让文明礼仪歌谣成为了孩子们的新宠。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谣,不仅让孩子们在传唱中进修文明礼仪,更成为了家校共育的新载体。

《文明生活多一点》《文明礼仪:让字歌》等作品从1365篇投稿中脱颖而出,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?为什么说文明礼仪歌谣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性的”秘密武器”?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充满正能量的童谣魅力。

文明礼仪歌谣的三大教育优势

寓教于乐,轻松掌握礼仪聪明

相比枯燥的说教,文明礼仪歌谣通过押韵的歌词、欢快的节奏,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记住文明规范。”让座给老人,让路给同学,让爱传万家”这样的歌词,既简单又深刻,孩子们唱着唱着就把道理记在了心里。

培养日常行为习性

“饭前要洗手,垃圾不乱丢”这样的歌词直指生活细节。当孩子们反复传唱这些文明礼仪歌谣时,歌词中的行为准则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。很多家长反馈,孩子唱完歌后,真的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呢!

促进家校共育

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。这些歌谣成为了连接两者的纽带——孩子在学校学会后带回家唱,家长也能通过歌谣内容了解学校的教育重点,形成教育合力。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表示:”看到孩子们把歌谣里的内容变成实际行动,是我们最大的欣慰。”

怎样用好文明礼仪歌谣?

选择适合年龄段的歌谣

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领会能力不同。给幼儿园小朋友可以选择《礼貌用语歌》这样简单重复的;小学生则可以进修《文明礼仪三字经》等稍复杂的。赣州市评选出的杰出作品就充分考虑了这个影响。

创新多样化的进修场景

不要局限于课堂教唱。可以在排队时、课间活动时集体朗诵,也可以编排成小节目在班会表演。有的学校还把文明礼仪歌谣制作成手抄报,让孩子们在动手经过中加深记忆。

家长要积极参与

听到孩子唱文明礼仪歌谣时,家长不妨问问:”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呢?”接着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在生活中操作。周末还可以举办家庭歌谣比赛,看谁能把歌词里的礼仪做得最好。

让文明礼仪歌谣传唱更广

文明礼仪教育一个长期经过,需要我们持续创新方式技巧。赣州市的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——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,让文明礼仪教育变得生动有趣。

这些朗朗上口的文明礼仪歌谣,就像一颗颗文明的种子,播撒在孩子们心田。相信随着传唱范围的扩大,我们能看到更多”小绅士””小淑女”的成长,看到文明之花在校园、家庭和社会处处绽放。

你家的孩子会唱文明礼仪歌谣吗?不妨今天就找一首,和孩子一起学起来吧!

版权声明